作者:罗文兵 乡宁双塔是东塔(文笔峰)与西塔(状元峰)的俗称。 东塔位于乡宁县昌宁镇南阁村委吉家庄自然村凤凰沟东边的山顶上,西塔亦位于乡宁县昌宁镇南阁村委南阁村西边山上。 东塔(文笔塔):清·光绪版《乡宁县志》(1996年重印版)卷二山川P21载:“文笔峰,面山巽方建塔一座,名日文笔,系木造,邑人郑钦天建。咸丰九年邑绅阎时康等周遭复砌,以砖逐层而上,颇为稳固。此峰西近文昌庙,旧建有文笔峰,合此,则双峰对峙也。”民国版《乡宁县志》(1985年重印版)卷五古迹考P213载:“东山塔,县东南三里,与文笔峰双峙。三五之夕,月从塔后出,光耀群山”。创建于清乾隆壬子五十七年(1792),由邑人郑钦天所建,为木质结构。清咸丰九年(1859),鄂乡绅阎时康等重修。改为砖灰结构。1992年左右乡宁县政府曾对底部进行过补修加固。2014年乡宁县政府又进行维修,除维修塔本身叉增修两层石坝,给以加固,在塔北、西北、东北砌筑女儿墙,并设警示牌;新增甬道及场地,硬化和铺设花砖等工程附有13个台阶供人游览。 塔为八边七层实心塔,占地面积16.7平方米。通高20朱。塔座为八边形,每边长2米,高2.2米。塔身由下向上逐层内收,一层塔身砖砌有八卦符号,各层塔檐叠涩出挑,七层塔身北壁辟有小窗。塔顶攒尖式,刹作宝珠形。塔身底层设有一神龛,内正面镶石碣一方,题记篆书“伏龙”二字,上边为“乾隆壬子年公立”。碑文为: 乾隆壬子 公立 西塔(状元峰):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)8月由乡宁县知县彭万里创建,砖灰结构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)乙酉桂元,由乡宁知县福录将其移建,砖灰结构,改名为文笔峰。 塔亦为八边七层实心塔,占地面积48.3平方米。通高20米,周长13.5米,直径4.3米。塔基座方形二层,底边长6.4米,上边长5.25米。塔身由下向上逐层内收。略呈抛物线状,各层塔檐叠涩出挑,第一层外壁浮雕八卦符号。塔顶攒尖式,刹作宝珠形。底基层东壁正中镶着楷体双线“状元峰”,“大明万历丙午年夏创建”的石碣一方。石碣为: 乡宁知县楚景陵 彭万里 儒学教谕 樊尚同 训导 李子显 典史 于时变 状元峰 大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)丙午夏日创建 在北面壁亦镶有楷体石碣一方,中间书“文笔”二字,落款为大清乾隆三十年已酉桂月移建。碣文为: 乡宁县知县 福录 太原历口本县事 王升文 乡宁县尉 刘 瑞 前任县尉 姜域 酋事 阎钦文 郑无衍 郑维忠 成勋 闾如辑 刘升堂 阁和 任廷枢 文笔 落款:清乾隆三十年(1765)乙酉桂元移建 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由乡宁县人民政府又进行维修扩址。在塔东南侧加筑挡土墙,拆除与其最近的两座土窑院落;在挡土墙中设置踏道,清除该墙基水泥抹面及钢筋混凝土粱,新建85平方米观塔广场和两层通道台阶直至塔底。 双塔皆以“文笔”命名,事有来由:光绪版《乡宁县志》(1985年重印版)卷五古迹考P210记“文笔峰塔,在城南面山,邑人郑钦天建。近塔有魁星楼,楼西有文昌祠(俗称东帝君庙),正殿圯毁殆半。”中华民国六年(1917)出版的《乡宁县志》记载:“塔西原有文昌祠一座,为乡宁‘文运并盛’,计始西塔,以兴文风。” 1983年列为乡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摘自《乡宁博览》 |
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阶段,也叫“御试”、“廷试”、“廷对”,即皇帝出题考试。会试...查看详细>
郑公崇俭进京会试轶事 一 明万历四十四年(1616)正月初五,鄂邑山城依然沉浸在浓郁的...查看详细>
0%
最新评论